《金字塔原理》读后感

金字塔结构

  • 归类分组,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
  • 找出逻辑关系,抽象概况
  • 自上而下表达,结论先行
  • 自下而上思考,总结概况

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-向上、向下和横向。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况,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。
每组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:演绎顺序(大前提、小前提、结论)、时间(步骤)顺序、结构(空间)顺序、程度(重要性)顺序。

如何构建金字塔

自上而下法

  • 提出主题思想
  •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
  • 写序言:背景(situation)-冲突(Complication)-疑问(Question)-回答(Answer)
  • 与受众进行疑问/回答式对话。
  • 对受众的新疑问,重复进行疑问/回答式对话。

自下而上法

  • 列出想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
  •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
  • 得出结论

注意事项

  • 先搭结构,先尝试自上而下法
  • 序言先写背景,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
  •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,不要省略
  •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
  • 在关键句层次中,更适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

序言的具体写法

  • 序言要用讲故事的形式,因为读者只有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,才会愿意暂时放弃其他思想,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,为达到这一目的,可以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。
  • 引入“背景”的时机,就是你能够作出关于文章主题独立的、无争议的表述的时候。
  • 序言必须采取“背景-冲突-疑问-解决方案”的结构。但是,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。